本报讯 (记者姜新)时令进入春天,艳阳高照,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也进入艳阳天。记者昨天从叠石桥市场管委会获悉,截至3月12日,通过叠石桥市场贸易方式出口国别由当初的美国、德国、泰国、南非等16个国家,新增至包括欧美、中东、非洲、印度、中亚、南美等在内近50个国家,其中以中东为主,如“以色列、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阿尔及利亚、伊拉克、科威特”等。
去年7月22日,国务院同意在海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这是海门市迄今获得的第一个国务院层面的新政。据介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海关代码:1039),是指由符合条件的经营者在经国家商务主管等部门认定的市场集聚区内采购的、单票报关单商品货值15万(含15万)美元以下,并在采购地办理出口商品通关手续的贸易方式。
去年9月16日,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首单试点成功,11月12日起试点业务进入正常,市场出口量不断增加,最多的一单出口额突破700万美元,大大好于预期。与此同时,海门、南通、江苏的各级领导前来视察指导,完善“新政”。
我市市委书记姜龙要求,海门工业园区的发展要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围绕“时尚之都、购物天堂、产业基地、贸易之城、国际中心”的定位,加快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今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额的目标要达到10亿美元,为全市乃至江苏外贸发展争作贡献。不久前,副省长张雷率省商务厅等有关部门领导前来调研,要求高起点规划,积极大胆试与闯,进一步完善各类功能配套,早出成果早出经验。
去年,《海门试行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不久前《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方案》经省政府印发,也正式实施。海门工业园区以扩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新政影响力为重点,先后到德国、罗马尼亚、南非、俄罗斯、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新政宣传推介,并在广交会、法兰克福家纺展等国内国际展会上宣传推介。
据悉,截至3月12日,叠石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近50国,出口货物申报2500多票,商品类别50多种,货值近4亿美元。主要包括家用纺织品、服装鞋帽、数码手机、集成电路、家居五金等,按照贸易额排名前3位大品类依次为电子产品(占比42.16%)、纺织服装及鞋帽品类(占比11.28%)、精密仪器、钟表器件、钢铁制品类(占比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