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叠石桥国际家纺城,尽管绒布玩具不是主导产品,但外地来的客商在进四件套之类的床品同时,带走一些绒布玩具似乎成为了一种习惯。对于外地的客商来说,多姿可爱的绒布玩具让自己经营的床品店起到夺人眼球、吸聚人气的作用。10月10日,记者走访了专业玩具经营户,听取了他们对这个行业的认识。
以仿为主
家纺城绒布玩具的设计力量普遍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不高,担心人不敷出,众多绒布玩具生产厂家没有专业的设计师。绒布玩具的样式大多以仿为主。“利润的微薄决定我们不可能聘请专业的设计人员。”一在玩具市场经营逾9年的老板感慨说,“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家纺城大多家绒布玩具经营户的问题。而且市场相当复杂,客商眼光不同,地区人文习惯、爱好差异性较大。”
规模过小
家纺城内经营绒布玩具店家,不管是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老经营户,还是初涉行业的经营新手,他们的规模都不大。叠石桥绒布玩具市场的辅助地位决定不可能有过大的市场让经营户进入,扬州、义乌等地玩具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从另一层面限制了叠石桥绒布玩具市场的发展。“我们去年进入这一行,在渠道、资金、经验等方面不够。这个行业利润比较薄。”当记者看到不少来店面的客商都希望能购买超大狗元素的玩具,老板却没有备这样的货,觉得很可惜。老板解释道:“这些客商要的货很少,生产大型玩具投资很高,我们这些小厂不可能把资金滞留在它上面。我们的产品简单,能快速销售。”
人才紧缺
做绒布玩具的工人少,做绒布玩具的熟手更少。在叠石桥,外来打工者只会简单的粗加工,而一些比较复杂的绒布玩具更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熟练制作。“在这个优质人才地位高的社会,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市场原则,绒布玩具加工熟手一直是市场的紧缺,而且这些熟手绝大多是40至50岁的本地人,外地人很少、年轻人很少。加上工人的工资和待遇都要提上去,我们的成本压力有点大。”后备人才的紧缺成为众多绒布玩具经营者的心病。
乐观面对
绒布玩具产业是一个具有娱乐属性、文化性、教育性的多样性地产业,其中制造生产环节涉及到模具技术、文化知识IP授权、游戏性设计,因此非常不同于一般地消费品制造业,也正因如此,才会是一个未来具有大想象力的产业。“几乎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会接触到绒布玩具,儿童消费在其中的重要性越发突出,尤其是国家政策层面的两孩政策的出台,极大地刺激了儿童消费市场。一些有关联的产业也使得绒布玩具俏销,比如兴起的抓娃娃机。”一位叠石桥绒布玩具店主乐观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