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新华日报》与江苏电视台两大省级权威媒体相继派采访组来海,深入采访叠石桥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据悉,蓬勃发展的叠石桥家纺市场被省委有关部门确定为全省改革开放40周年典型。
改革开放以来,叠石桥家纺市场经历了从桥头摊到绣品城,再到全球最大的国际性家纺专业市场的华丽嬗变。经过近40年培育,叠石桥已发展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公共服务优质、功能配套健全”的超级家纺产业集群,覆盖周边8个县市(区)、30多个乡镇,从业人员50多万,拥有家纺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近400家、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贸企业300多家,家纺年生产能力超过2000亿元。
今天的叠石桥市场建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拥有近1万间经营商铺,家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超50%,畅销全国350多个大中城市,远销全球五大洲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市场、中国优秀示范市场、华人华侨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先后成功创建“全国家纺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江苏省正版正货创建示范区”“江苏省购物旅游诚信示范街区”,并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全国首批“重点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专业示范基地”,被央视财经频道确定为首批“中国经济观测点”。叠石桥家纺被评为“江苏区域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近年来,叠石桥瞄准“时尚之都、购物天堂、产业基地、国贸中心”科学定位,突出“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和“内外贸结合市场试点”两大主题,并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大力推进家纺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当地政府竭尽所能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和一流营商环境,从土地、税收、财政等多方面给予全方位政策支持与保障,并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叠石桥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创建叠石桥阿里巴巴产业园,探索“互联网+家纺”产业新模式,发布叠石桥家纺价格指数等,让叠石桥市场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哨所、家纺行业的风向标。目前,叠石桥贸易改革试点、家纺微电商、旅游购物、品牌创建、公共服务等转型升级工作亮点纷呈,市场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10月15日至17日,《新华日报》与江苏电视台的报道组先后走访了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叠石桥市场三期核心交易区、叠石桥港海关监管场站、由家纺起家的南通首个华侨村林西村以及多个家纺企业,对相关领导、企业家和商户等进行了深度采访,意在探寻叠石桥市场发展奥秘,展现改革开放伟大成就,为江苏改革开放再出发提供借鉴。
据介绍,《新华日报》将在“改革开放40年”系列报道中,将叠石桥市场作为全省23个典型之一,用4000字左右篇幅,以图文并茂形式进行报道。江苏电视台将在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栏目“致敬改革者”系列报道中,以4分钟左右的时长报道叠石桥家纺市场的发展成果与创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