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了海门市第五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南通大岛纺织品有限公司一线职工金玉琴作为新一届劳模代表参加了表彰会。
金玉琴,安徽巢湖人,一位在南通大岛纺织品有限公司从事电脑绣花12年的“90后”外来打工妹子。12年对于一个活泼好动的“90后”来说,呆在一个地方并整天做着重复枯燥的事情已实属不易,况且她还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踏实勤奋,勇摘“绣花状元”桂冠
刚进公司时,她是车间员工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也因为年轻,记忆力好,加上本身又好学,所以在别人眼中繁锁复杂的绣花在她看来却驾轻就熟,很容易上手。平时她刻苦钻研,发现不懂的就向老师傅学习,不到一年她就成了车间的技术骨干。新的工艺,新的花型她总是能第一个拿出样品,不管是质量还是效率,她总是名列前茅。
2011年7月,金玉琴首次报名参加海门市第15次万人劳动竞赛,凭借着熟练的绣花技艺,她打败了近50名参赛选手,获得了一等奖,并荣获了“绣花状元”的称号。后来在海门的多次万人劳动竞赛中她都获得了很好的成绩,两次荣获了“海门市技术能手”称号。
精益求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中她还主动兼任车间工艺指导,配合车间主任做好工艺管理工作。在深入开展车间“巾帼建功,岗位奉献”活动中,她与班组成员齐心协力,立足于本职,积极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合理化建议等活动,尤其在工艺革新上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创造了经济效益。在生产龙凤情缘和锦绣东方枕面产品绣花时,工艺上要求按原来的流程进行操作,她发现因产品所需16色线,如单用一个机头绣,既费时又费料,于是她提出了用2个机头进行组合绣,还避免了频繁手动换线的缺陷。她对工艺进行了调整建议,为公司节约生产成本26万余元。公司将此绣法命名为“金玉琴组合绣法”,2014年她所在车间班组还被评为“海门市工人先锋号”。
琴瑟相调,同绣“金枝玉叶”新章
2012年,23岁的金玉琴请假回老家结婚,婚期尚未结束,金玉琴带着新郎官回到了公司,在她的动员下丈夫也干起了绣花工。一开始,婆家人不支持一个男孩子干电脑绣花,她丈夫也不太乐意,经过她再三做思想工作后才同意试试。这一试,金玉琴丈夫也喜欢上了绣花这一行。半年后,金玉琴丈夫的绣花技术也同样出色。在2014年海门市第18次万人劳动竞赛中金玉琴夫妻俩双双获得了“海门市技术能手”的称号,还多次双双荣获企业的年度先进工作者。金玉琴小夫妻俩琴瑟相调,同绣金枝玉叶,为大岛公司奉献着不一样的青春。